【健康科普】冬季心梗频发发现、治疗、康复不容有失
发布时间:2025-01-27 18:06:30 来源:二附院 阅读数:0
在寒冷的冬季特别是年底时,有人会在喝酒应酬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同时伴有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症状,送到医院急诊胸室后很可能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急症,冬季气温低,人体血管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同时,寒冷还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冬季人们往往活动量减少,久坐不动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增加心梗的风险;冬季人们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火锅、炖肉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再加上年底应酬增多,各种酒精类饮料等强刺激,极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1.注意保暖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外出时应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避免寒冷刺激。2.适度运动虽然冬季气温低,但也不能完全不运动。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一些适度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也可以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外出散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3.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4.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心梗的到来通常并非毫无预警,事实上很多人在心梗发生前的几天甚至几周内会经历一系列先兆症状:1.胸部不适 发作前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或钝痛,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反复出现。2.上半身的疼痛或不适 心梗的疼痛并不总是局限于胸部,有时会辐射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或下巴,尤其是左侧。3.呼吸急促 可能在没有明显活动的情况下感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用力呼吸。4.消化道不适 特别是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胃灼热或呕吐,容易与胃肠疾病混淆,导致延误就医。5.突发的极度疲劳或虚弱感 许多患者发作前会经历难以解释的全身疲惫,即便是完成轻微活动也会感到精疲力尽,这种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天。6.冷汗、头晕和心慌 这种冷汗往往与情绪上的不安或“濒死感”同时出现,患者可能感到极度不适甚至恐慌。一旦发生心梗,正确而迅速地应对至关重要,这可能直接影响生死存亡:首先,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无论你正在做什么,马上停下来,坐下或躺下,尽量保持安静;同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撑着行动(比如想自己开车去医院,这是极其危险的)。接下来,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这是抢救时间的关键;描述清楚你的症状,例如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是否有呼吸急促或冷汗等表现。如果你手头有急救药物,比如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并且明确自己不对这些药物过敏,可以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服用。万一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周围的人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 CPR,急救电话的接线员也能给予指导。
最后,到了医院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一系列紧急治疗措施,如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以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记住,心梗的治疗效果与送医时间密切相关,越早接受治疗,心肌损伤越小,生存率也越高。因此,面对心梗,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务必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帮助。

1.遵医嘱治疗心梗患者出院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2.避免劳累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3.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梗的复发风险,患者应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