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卧床到行走 8个月的重生之路!三面锦旗背后的医患情——南阳医专二附院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5-04-09 09:41:33 来源:二附院  阅读数:0
字号:
“感谢医专二附院康复科的所有医护人员!”余先生情绪激动,将三面锦旗郑重地递到医护人员手中。锦旗上,金线绣着的 “真情暖人心”“医德传天下”“视病人如亲人”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谁能想到,8个月前,余先生还因中风瘫痪在床,而如今他已能够独立行走,实现生活自理。这背后,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坚持的康复历程。

图片

2024年盛夏的一天,余先生突然脑梗发作,紧急送往当地医院。经过保守治疗,他的生命体征得以稳定,但右侧肢体却瘫痪了。看着自己再也抬不起来的右手,曾经在检察院为正义奉献大半生的余先生,内心满是失落。幸运的是,家人带他来到我院康复科,为他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入院后,康复科医疗团队立刻为余先生进行了全面且详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计划。在最初的阶段,重点是通过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关节松动训练等,来促进余先生右侧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帮助他恢复关节活动度。每次低频电治疗时,余先生都能感受到微弱电流刺激肌肉带来的酥麻感,这也是他重获肢体力量的希望信号。
随着余先生身体状况的改善,康复计划进入到站立训练阶段。治疗师们借助起立床、助行器等设备,帮助余先生逐渐适应直立姿势。一开始,余先生只能在起立床上短暂站立几分钟,身体还会不受控制地晃动。但在治疗师的鼓励与专业指导下,他坚持每天进行站立练习,从最初的几分钟慢慢增加到半小时、一小时。
当余先生能够较为稳定地站立后,行走训练就成为了重点。治疗师先是辅助他进行原地踏步练习,纠正他的步态和重心转移问题。之后,在康复大厅,余先生开始借助助行器缓慢地行走。每迈出一步,他都需要集中精力,克服肢体的不协调。而治疗师则始终在旁边紧紧跟随,时刻给予他支持和保护。
出院当天,余先生特意绕道康复大厅。阳光洒在他躺过上百次的PT床上,折射出淡金色的光。这张床见证了他艰难的康复过程,也承载着他重生的希望。
接过锦旗的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十分动容。患者将最艰难的时刻托付给他们,他们唯有全力以赴。此刻,三面锦旗旁墙上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的标语格外醒目。在康复科,每天都有人经历挫折后重新站起,余先生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愿每一个正在经历伤痛的人都能相信:黑暗尽头,必有光明。

责任编辑: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