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的红色信号——消化道出血南阳医专二附院内五科

发布时间:2025-04-29 18:19:05 来源:二附院  阅读数:0
字号:

近期我科收治一名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由于患者有肝硬化病史,并有酗酒史,导致出血量较大,病情危重,经过我科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指从食管到十二指肠(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发生出血,病情可轻可重,严重时危及生命。在此呼吁大家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常见病因与高危人群

1.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病因,约占半数以上,多因黏膜受损、血管被侵蚀所致。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易引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出血速度快、量大,危险性高。

3. 药物与生活习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伤胃黏膜)、过量饮酒、暴饮暴食,或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风险更高。

4. 其他:食管癌、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如应激性溃疡)等也可能导致出血。

图片

二、典型症状:警惕“呕血+黑便”

• 显性出血:呕吐鲜血或“咖啡渣样”物质(血液经胃酸作用变色),排出黑色发亮的“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量大时)。

• 隐性出血: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易被忽视。

• 危险信号:若出现冷汗、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提示大量失血引发休克,需立即抢救!

图片

三、紧急处理:分秒必争

1. 立即禁食禁水:避免食物刺激消化道,加重出血。

2. 保持体位: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呕血时窒息),下肢稍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3. 快速就医:拨打120,告知症状,就医时携带近期用药清单(尤其是抗凝药、止痛药)。

图片

四、预防措施:从生活细节做起

1.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辛辣、过热、粗糙食物,戒烟限酒,减少胃黏膜损伤。

2. 谨慎用药:长期服止痛药、抗凝药(如华法林)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必要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3. 积极治疗基础病:如胃溃疡、肝硬化、胃炎等,定期复查胃镜(高危人群建议每年1次)。

4. 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及时根治,降低溃疡和出血风险。

图片

五、早诊早治是关键

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变化快,即使症状轻微(如仅有黑便)也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后,医生会通过胃镜、血常规等明确出血原因,针对性治疗(如内镜止血、药物止血或手术)。

健康提醒:关爱胃肠健康,从重视每一次“异常信号”开始!

责任编辑:贺宇